近日,中国足坛青训教父徐根宝接受了人民日报体育部的采访,回忆了自己数十年的足球人生。
徐根宝谈培养球员我带的球员,一开始的3个月到半年不会踢球了,高洪波、李红兵、范志毅他们都经历过,为什么?我在改你那种不正确、不合理的动作,改完以后他们自己会说,‘喔唷,徐指导你这一改完真是海阔天空’。
如何选择球员踢球需要天赋,有的人传完球就不动了,在场上犯懒,还有的对抗时不拼,你去搞什么?选才就要选能拼的、能跑的,小孩对球有欲望,要热爱足球,这是最重要的标准。
回忆东亚岁月当时球队有300万东亚集团的投入,再加上2007年正好赶上2009年全运会组队,体育局购买服务给了球队300万,这样我们有600万打乙级联赛,当年我们就冲甲成功。2009我们拿了全运会冠军,还差一点冲上中超,当时有球员哭了,我说你们哭什么?水不到渠不成,你们能力不够。
经营上的探索我当初卖曹赟定300万,张琳芃800万,这个价格是比较理智的, 当时我们基地一年开销要1000来万,你不可能10年才出这一批人,后面每年都要有。回头来看,我在运作上是成功的。但这个成功我不是刻意的,是顺其自然的,人家买球员、东亚和上港融资、体育局购买服务等等,我靠这种方式生存下来,而这种生存又不是我事先想好的。
过去是我们自己培养出一批队员以后,转给人家。现在我也在尝试新的模式,比如为上港俱乐部代训年轻球员,由俱乐部来购买服务。起码能解决我现在的生存问题,让我能够沿着这条路持续发展下去。
未来的期许现在是脚踏实地的时候,我们不要轰轰烈烈,就要脚踏实地去做点实事。干与不干,不是我决定的,要顺应潮流与运势,现在继续干,说不定又能出一批人,再干10年,我就是87岁。